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俗話說,金水、銀水不如媽媽的奶水。母乳對于嬰兒的好處和重要性是其他任何食物不能替代的。但是如果媽媽身體有些特殊情況,比如妊娠期患有糖尿病的“糖媽媽”,是否可以正常哺乳呢?
5月20日是全國母乳喂養(yǎng)宣傳日,針對眾多患有糖尿病的媽媽或準媽媽能否哺乳的疑問,記者采訪了糖尿病專家。
“糖媽媽”母乳喂養(yǎng)好處多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內分泌科主任、福建省內分泌研究所所長劉禮斌教授介紹說,營養(yǎng)均衡的母乳是孩子天然的最理想的食物,里面含有對嬰兒有益的抗體,這些抗體嬰兒在出生后的最初6個月內自己不能合成,而母乳可以提高嬰兒的抵抗力,使他們免遭一些病毒和細菌的侵害。
“糖媽媽”的寶寶抵抗力較低,更應該母乳喂養(yǎng)。哺乳期的“糖媽媽”由于飲食、作息等原因,血糖可能會波動,但只要血糖不是特別高,都可以母乳喂養(yǎng)。科學的母乳喂養(yǎng)不會增加“糖媽媽”的負擔、加重病情,反而可以促進子宮復原、預防肥胖,并能降低女性乳腺、卵巢腫瘤等疾病的發(fā)生風險。
另外,相對其他孩子,“糖媽媽”的寶寶成年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發(fā)病率比較高,因此,這些寶寶從小要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保持合理的體重。
注射胰島素不影響母乳喂養(yǎng)
“糖媽媽”的血糖如果一直不正常,怎么哺乳呢?
劉禮斌教授說,大部分“糖媽媽”懷孕之前并沒有糖尿病,而是在妊娠中晚期發(fā)現(xiàn)血糖升高,少部分則是懷孕之前就有糖尿病。對于懷孕前就有糖尿病,懷孕后加重的準媽媽,在生完孩子后可能會恢復到原來的狀態(tài)。而大多數(shù)懷孕前血糖正常的“糖媽媽”在生完寶寶之后血糖都會恢復正常,但仍需注意適當控制飲食,產(chǎn)后6周應做75克葡萄糖耐量試驗,重新評估糖代謝情況并進行終身隨訪。絕大多數(shù)“糖媽媽”的血糖會自然轉好,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加,將來再次發(fā)生糖尿病的概率會超過一般人,也就是說,“糖媽媽”即使恢復正常,仍然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如果“糖媽媽”通過飲食不能控制血糖,必須使用藥物。目前,經(jīng)國家許可的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藥物只有胰島素,它不會對母乳喂養(yǎng)產(chǎn)生影響,“糖媽媽”可放心使用。
預防低血糖喂乳前吃點小吃
此外,為了減少低血糖發(fā)生,“糖媽媽”要定時、定量進食碳水化合物。在喂乳之前吃一點小吃,也有助于預防低血糖的發(fā)生。此外,喂乳期間應該通過飲食或是運動療法,嚴格控制自己的血糖,為自己的寶寶提供健康“食品”,否則母乳中的含糖量增加,母乳蛋白的質量就會下降。
最后,劉教授提醒,寶寶生下后想母乳喂養(yǎng)要看媽媽患病的具體情況,如果病情較為嚴重,特別是需要服藥或其它治療的媽媽們,建議在醫(yī)生的幫助下進行檢查控制好血糖,并根據(jù)醫(yī)生的建議判斷是否可以進行母乳喂養(yǎng),如何安全喂養(yǎng)。
專家簡介
劉禮斌,主任醫(yī)師,教授,醫(yī)學博士。
延伸閱讀
寶寶性格不同哺乳方式不同
迫切型寶寶
一靠近母親乳房便迫切地含住乳頭,開始有力地吸吮,直到吃飽后才停止。對于這類新生兒,母親應及早喂奶,喂奶次數(shù)應適量增加,持續(xù)時間更長些。
興奮型寶寶
由于此類新生兒太激動,致使其不能很好地含著乳頭而大聲哭鬧。母親在喂奶過程中應適時刺激嬰兒,使其保持清醒而堅持吸夠乳汁。當嬰兒哭鬧時,母親千萬不要強行喂奶,可以嘗試將其抱起,用手輕拍背部或輕撫頭足。
休息型寶寶
吸奶數(shù)分鐘即需休息數(shù)分鐘才肯再吸的嬰幼兒,不要強迫他們快速吸吮乳汁。嬰兒常在吸奶時入睡,母親不能誤以為嬰兒已經(jīng)吃飽,應把喂奶時間延長。母親還應多留意寶寶的表情,鼓勵和幫助寶寶吸食。
延遲型寶寶
對于出生后最初幾天對吸吮母乳毫無興趣的嬰兒,媽媽應當堅持讓其反復吸吮母乳,并用手擠出少許乳汁到嬰兒口中,讓嬰兒品嘗到乳汁,使嬰兒逐漸適應母乳。N本報記者 林寶珍
下一篇:如何判斷母乳是否充足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關于母乳按需喂養(yǎng)的困惑營養(yǎng)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