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他的腳到哪里去了——感恩我們的健康
父母帶著孩子走在街上,迎面走來一個衣衫襤褸的跛足者,父母頓時皺起眉頭帶孩子快步走過。孩子好奇地問:“爸爸媽媽,這個人怎么了?他的腳到哪里去了?”媽媽不耐煩地說:“是個瘸子,別看了!”
我小的時候轉(zhuǎn)學(xué)很多,曾經(jīng)有個小學(xué)的班里有個奇怪的女孩。她年紀(jì)比我們大很多,身材也高大,但說起話來卻像個低齡兒童。
現(xiàn)在想想,孩子們其實都挺殘忍的,當(dāng)時也沒有尊重殘疾人的意識。班里的小朋友都叫那個女孩傻大姐。不過傻大姐經(jīng)常樂呵呵的,但有時候也很情緒化的發(fā)飆。但是不管是她還是班里的小朋友,對此情景都并不怎么介意。長大以后回憶起來,我才隱約意識到,那女孩可能是智商低于常人的弱智兒。
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對殘障人士存在偏見是非常不文明的行為。可是,真的跟身心有缺陷的人接觸時,人們通常會不自覺地表現(xiàn)出厭惡之情。尤其帶著孩子的家長,對“怪人”更是唯恐避之不及。曾經(jīng)在網(wǎng)上看過一個新聞,某個小學(xué)的班里接收了一名智商和學(xué)習(xí)能力都還不錯的自閉癥患兒。結(jié)果,班上十九名家長聯(lián)名給學(xué)校寫信,要求這名自閉兒退學(xué)。主要原因是覺得自閉兒行為古怪,年齡卻比同班的孩子大好幾歲,家長們怕他嚇到自己的孩子,也怕這看起來傻乎乎的孩子會打傷人。
曾幾何時,我也擔(dān)心女兒見到殘障人士會害怕,如果附近出現(xiàn)了這樣的人,我通常會用身體擋住,或者轉(zhuǎn)移她的注意力。我對殘障人士缺乏平常心,但有次女兒一句無心的話語,卻深深教育了我。
女兒快兩歲的的時候,在小區(qū)里見到一位坐輪椅的老人,由保姆推著散步。女兒很好奇地問我:“他為什么要坐那個車子呢?”
輪椅上的老人歪著頭,五官扭曲,手指也怪異地勾著——說實話,模樣有點嚇人。我想他大概是因為衰老而導(dǎo)致行動不便或偏癱。于是回答女兒:“這位爺爺年紀(jì)大了,走不動路了,就需要別人推著他才能出來散步。”
沒想到女兒做了個非常可愛的類比,她笑瞇瞇地說:“我知道啦,就像小娃娃要坐童車一樣,對不對?”
孩子天真無邪、毫無偏見的視角讓一件悲慘的事情頓失陰霾,也讓我感慨良多。
一直以來,我都特別同情殘障人士,覺得他們代表著巨大的苦難,讓我產(chǎn)生很多悲傷的聯(lián)想。所以我看都不敢多看他們一眼,甚至在報紙上看到有人受傷致殘的新聞都要難過很久。
推己及人,我一直以為,孩子看了殘障人士也會覺得難過或者害怕。但女兒那句“老爺爺坐童車”的比喻讓我發(fā)現(xiàn),原來孩子心中并沒有那么多偏見,他們不覺得殘障人士多么奇怪,因為孩子的心靈具有無限的包容力。
較之我對殘障人士的同情心,女兒的平常心才是更好的態(tài)度。很多人初次去國外,都會覺得外國的殘疾人特別多,滿大街都是。相比之下,在我們國家的公共場所,見到殘疾人的幾率非常低。其實,我們國家的殘疾人也很多,只是由于設(shè)施不足,人們異樣的目光等原因,他們出門不方便,所以他們更多的時候都選擇留在家里。
隨著女兒越來越大,外出也多了起來,終于有一天她見到了真正的殘障人士。女兒呆呆地看了很久,問我:“他怎么這樣呀?”
那是個盲人,戴著墨鏡拄杖前行。以前我最怕見到盲人,總覺得盲人是諸多生理缺陷中最可怕的一種。但現(xiàn)在,在女兒上次充滿童真的回答的啟發(fā)下,我對這件事有了更深的認識。我告訴女兒:“他們是盲人,就是看不見東西的人。這是非常不幸的事情。”
女兒問我:“他們?yōu)槭裁纯床灰娔兀俊?/p>
我說:“也許是天生這樣,也許是后來受傷了。”
女兒很天真地問:“看不見又會怎么樣呢?”
我說:“看不見就像是永遠閉著眼睛。你喜歡出來玩,喜歡看小花、小草,喜歡看跳舞,喜歡見到你的小朋友,喜歡看書、看動畫片。可是,假如一直閉著眼睛,就看不見這些了,只看到一片黑,是不是很可怕呢?”
女兒小小的面孔嚴(yán)肅了起來,她點點頭。
我又趁熱打鐵說:“所以你看,你天生能看見,這是多么幸運的事情。媽媽總提醒你注意安全,就是為了避免你遇到危險,變成盲人,最后什么都不能看見啊。”
雖然我知道,孩子的天性使她不能夠時時刻刻都小心謹慎、注意安全,但這種隨時隨地的安全教育,會讓她理解父母的一些看似沒有邏輯的要求。
殘障人士的存在對家長也是一種安全教育。每年過春節(jié),都會有因煙花爆竹引起的傷殘事件。我記得曾有一篇報道說,一個孩子被鄰居的鞭炮炸到,造成了雙眼失明。當(dāng)繃帶拆開的時候,那個孩子還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對護士說:“護士阿姨,請幫我把燈打開,我看不見。”
看到這樣的報道我又難過又生氣,難過的是那孩子從此就要生活在黑暗中,生氣的是那些放鞭炮的人,為了自己一時的痛快,給孩子帶來了一生的傷害。
告訴孩子殘障人士的不幸,不僅是為了讓孩子更善良,更有同情心,也是讓孩子學(xué)會更加珍惜身體的健康。健康是最寶貴的財富,卻常常被人忽略,被認為是天經(jīng)地義每個人都擁有的東西。可是別忘了,有人天生目不能視,耳不能聽,有人因為一場車禍?zhǔn)ルp腿。對他們來說,健康是多么奢侈的夢想,多么遙不可及啊。
記得我懷孕時,每次去做孕檢都提心吊膽,生怕哪個指標(biāo)出了問題,預(yù)示著什么潛在的隱患,擔(dān)心子宮里那個小小的生命是否健康正常。每個媽媽在懷孕的時候,都有過“只要孩子健康就好”的心愿,可是隨著孩子出生、長大,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也越來越多:希望他學(xué)習(xí)好、出人頭地、為父母爭光。再后來,孩子長大了,也開始對自己產(chǎn)生那么多的不滿:不夠聰明、不夠漂亮、沒有生在富貴之家……甚至,我們會漸漸地把一切不如意歸咎于天賦的不足:我爹娘又不是高官富豪,沒有足夠高的起點我怎么可能有成就呢?我沒有過目不忘的本事,怎么能要求我門門功課得第一呢?
人們就這樣怨來怨去,忘記了自己最寶貴的財富——健康。其實,健康也會漸漸地失去,每個人都會變老,都會漸漸失去越來越多的能力。因此,當(dāng)我們還能吃、能動、能哭、能笑時,每一天都是多么美好啊。
面對殘障人士,我們也應(yīng)該給他們更多一點的方便。像那個被排斥的自閉癥患兒,我想他的存在肯定是為別的孩子帶來了困擾,所以那些家長才會如此反應(yīng)過激。可是,我們?yōu)槭裁床荒軗Q個角度想一下這個問題呢?我們的孩子都是那么的健康和正常,具備更強的適應(yīng)能力。所以我們應(yīng)該教育自己的孩子努力去適應(yīng)班里這位特殊的孩子。一點點所謂的遷就和干擾,對我們的孩子來說其實是微不足道的,但帶給自閉兒的幫助卻是巨大的。我想,殘障兒童的父母一定會這樣想:如果我的孩子能像別的孩子一樣健康正常,就讓他一輩子都去遷就所有人也沒有關(guān)系啊。
當(dāng)孩子們遇到殘障人士的時候,做家長的不必擔(dān)心孩子被嚇到、被刺激到。孩子們天真無邪的心寬廣無垠,他們沒有世俗的偏見,沒有那些刻板的所謂“正常人”的定義。我們應(yīng)該告訴孩子,這是一些不幸的人,我們應(yīng)該盡量為他們提供方便。同時,我們也應(yīng)該珍惜我們最寶貴的財富:健康。
● 這個孩子的腳到哪里去了?
● 班上新來的小朋友臉上有塊大傷疤?
● 這個大人怎么還流口水啊?
下一篇:隔代育兒溝通十招“必殺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把家里弄得一團糟怎么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