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小兒患病,往往不能準確表達自己身體的不適。古人曰:“小兒之疾,欲知其內,當以觀外乎”。老祖宗告訴我們的道理是通過嬰幼兒日常的種種表現,細心揣摸和觀察小兒“病相”,就能識別小兒常見病,以達到及早診斷治療的目的。
科學也表明:小兒的各種內在疾病,均能通過外表反應出來。健康的小兒在吃飽睡好的前提下,總是保持良好的情緒和姿態,如一逗就笑、神采奕奕、皮膚白嫩豐滿、食欲較好、二便正常。反之,小兒哭鬧不安、食欲下降、二便不正常、消瘦或發熱等均稱為病相,常見的病相有以下幾個方面:
小兒麻診:發熱、腮赤、涕淚交流、目赤多畏光、咳嗽聲重、神情倦怠、口腔有粘膜斑等。
小兒肺炎:發熱、呼吸急促、咳嗽、鼻翼煽動等。
哮喘發作:哮鳴氣促、喉中水鳴聲等。
驚風:高熱、抽搐、身體成角弓反張之狀。
傷食:目晴蘭而晦滯、厭食不安、腹脹噯酸等。
痄腮(腮腺炎):發熱、兩耳垂下腮腺腫大等。
臍風(破傷風):有苦笑面容等。
百日咳:咳則面紅耳赤、頸脈怒張、弓背彎腰、涕淚交進、眼泡浮腫,咳嗽有雞鳴樣回聲等。
貧血:臉色、口唇、眼簾等處色淡少血色。
缺鈣:頭大、顱門遲遲不關閉、肢軟無力、甚至不能站立。
痢疾:大便次數多、糞便中帶有粘液或膿血等。
家長通過觀察病相,對小兒之疾可早發現、早治療,有利于小兒的生長發育。(韓素芹)
下一篇:孩子的攢肚并不是便秘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輪狀病毒腸炎(秋季腹瀉)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