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對于孕媽來說,懷孕期間究竟該做幾次B超?什么時候做最佳?如何讀懂B超上的數據?這些都是難題。連日來,本報記者結合部分孕媽關于B超的疑惑,走訪省婦保、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專家,發布這份B超指南。
B超何時做,做幾次?
專家說,孕期B超對減少圍產期新生兒死亡率、保證優生優育有積極的意義。一般情況在孕期做B超不要超過4次。
懷孕早期:在停經6周后,除了婦科常規檢查之外,應通過B超確定宮內妊娠是否正常。
懷孕中期:大約在16周需要再做一次B超,可以了解胎兒生長發育大體情況。
第三次還是在懷孕中期,就是在28周左右再復查一次B超,此時B超能夠比較清晰的了解胎兒組織器官發育情況,從而了解胎兒是否存在畸形。如有畸形,此時中止妊娠\(還需根據產科醫生建議及相關政策\),是比較適宜的。
懷孕晚期:在36周到預產期前做B超,可以明確羊水多少和胎盤的功能,以及胎兒有無臍帶繞頸,如果有羊水過少,胎盤鈣化,胎兒臍帶繞頸,需結合臨床再考慮是否繼續妊娠。同時B超可以根據胎兒的頭徑、骨骼的測量估計胎兒的體重,明確胎兒的胎位,來預測孕婦是否能夠自然分娩。
另外,孕期到底需要做多少次B超要依據具體情況而定,不要頻繁做B超檢查。
怎么樣看懂復雜的B超單
據介紹,醫院超聲檢查報告單一般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胎囊、胎頭、胎心、胎動、胎盤、股骨、羊水和脊柱。
記者從醫院獲得一組數據,向孕媽提供一些參考指標:1.胎囊:胎囊只在懷孕早期見到。它的大小,在孕1.5個月時直徑約2厘米,2.5個月時約5厘米為正常。
2.胎頭:輪廓完整為正常,缺損、變形為異常,腦中線無移位和無腦積水為正常。BPD代表胎頭雙頂徑,懷孕到足月時應達到9.3厘米或以上。按一般規律,在孕5個月以后,基本與懷孕月份相符,也就是說,妊娠28周(7個月)時BPD約為7.0厘米,孕32周(8個月)時約為8.0厘米,以此類推。孕8個月以后,平均每周增長約為0.2厘米為正常。
3.胎心:有、強為正常,無、弱為異常。胎心頻率正常為每分鐘120-160次。
4.胎動:有、強為正常,無、弱可能胎兒在睡眠中,也可能為異常情況,要結合其他項目綜合分析。
5.胎盤:胎盤的正常厚度應在2.5-5厘米之間;鈣化一項報告單上分為Ⅲ級,Ⅰ級為胎盤成熟的早期階段,回聲均勻,在懷30-32周可見到此種變化;Ⅱ級表示胎盤接近成熟;Ⅲ級提示胎盤已經成熟。
6.股骨長度:是胎兒大腿骨的長度,它的正常值與相應的懷孕月份的BPD值差2-3厘米左右,比如說BPD為9.3厘米,股骨長度應為7.3厘米。
另外,胎兒B超單常見縮寫還有:TCD:小腦橫徑,HC:頭圍,AC:腹圍,FTH:胎兒腿部皮下脂肪厚度。
有關B超的誤解
誤解一:認為20-24周應該照高層次超聲波
解讀:不是每一個人都需要照高層次超聲波的,只有一些特殊族群才會建議照高層次超聲波,例如有危險因子的準媽媽\(有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有免疫系統問題、遺傳性的家族疾病、高齡產婦、前一胎曾發生問題者等狀況的準媽媽\),才會建議照高層次超聲波。而且,初級超聲波大概都是檢查胎盤位置對不對、羊水量正不正常、胎兒大小、頭圍、腹圍以及看一下臉、嘴巴、四肢有無重大缺陷。低于1/4的人才會需要照高層次超聲波。一般超聲波至多可篩查60%的缺陷,而高層次超聲波至多能篩查80%的胎兒重大缺陷。
點評:沒有異常狀況也可以照,只是意義不大。
誤解二:認為20周超聲波檢查沒問題,胎兒之后就不會有問題
解讀:懷孕20周時的產檢超聲波,屬初級超聲波,只能檢測重大缺陷,非高層次超聲波。初級超聲波由一般技術人員就可操作,而非由專業醫生執行,大多是看胎兒的頭圍、腹圍、大腿骨及羊水量等,費時3~5分鐘。如有重大異常才會轉介照高層次超聲波。高層次超聲波由專業醫生執行,著重在胎兒畸形的診斷,快則20分,慢需1~2小時。初級產檢超聲波至多僅能篩檢50%-60%的異常。
點評:胎兒一直是持續發育,早期沒有問題不一定代表后期就沒有問題。
文/記者葉偉
下一篇:高齡生育二胎需經產前診斷而非篩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懷孕58天B超顯示有胎兒但不明顯是因為黑白超嗎?問答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