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日前,6個月大的妮妮(化名)因哭鬧伴嘔吐、發熱,被診斷為腸炎。3天后,因病情加重,妮妮被送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被確診為腸套疊,由于腸組織感染壞死,切除了右半結腸。專家提醒,小兒胃腸功能紊亂,可能導致腸套疊,家長和醫生切莫大意。
妮妮初次就診時,醫生按腸炎處理。其后,患兒出現哭鬧、嘔吐加重并伴有發燒等癥狀,醫生又按感冒施治。重慶市兒童醫院醫生接診后檢查發現,妮妮右半結腸出現腸套疊,病變腸管嵌入正常腸管,腸壁嚴重水腫,大量腸組織壞死甚至出現腸穿孔,已危及生命,不得不為患兒實施右半結腸切除術。
該院胃腸外科副主任王佚教授介紹,腸套疊是小兒常見腹部急癥之一,常見于4個月~10個月大的寶寶,體型較胖、飯量過大的寶寶更容易中招。每年3月~6月,因早晚溫差大致該病高發,該科每月收治腸套疊重癥患兒60名以上。王佚提醒,陣發性哭鬧、嘔吐、便血、腹部包塊,是腸套疊的4個主要表現,確診腸套疊并不難,通過B超就可查出。(記者譚 嘉 通訊員劉寒雪蕭)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