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一色视频_91电影院_一级片在线观看_九一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视频在线一区

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3-6歲 >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

行走中成長,旅行養人格

分類: 家庭教育 育兒詞典 編輯 : 育兒知識 發布 : 04-08

閱讀 :546

  小小讀行俠——旅行、學習、生活

  一大家子去旅行

  我單身的時候就很喜歡旅行,甚至計劃在喜歡的幾個城市居住一年以上,后來也這么做了,直到在北京結婚、生子。一個人的旅行像是靈魂的流浪,和愛的人旅行是愛的分享,現在我們經常一家四口到處溜達。

  兒子的周歲生日是在青島過的,連抓周都是在飯店房間里進行的。第二天我們跑到海邊,海風很大,有海鮮的味道,沙灘很軟,兒子步履蹣跚,臉上是燦爛的笑,如花般綻放。忽然兒子一個前撲,直挺挺地砸下去,啃了一嘴的沙子……種種情景牢牢地印刻在腦海,成為我心中兒子成長圖畫書中一個歡樂的跨頁。

  和多數家庭一樣,我們不是有錢人,工作日時間好像總是不夠用,周末還要帶孩子們上興趣班,我還總有公益活動要策劃、組織、實施。我們能自由安排的時間實在有限,哪里還會有時間拖兒帶女去旅行呢?好長一段時間,兒子的愿望就是將來當個旅行家。不過,我整理書稿的時候,他的最新愿望是當天文學家了,因為他最近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很是向往。

  關于爸爸媽媽的時間,我在所有針對家長的講座結束時,總會有兩句話:我們沒有,就無法給予。希望孩子讀書,自己先開始讀吧。

  我們人人都有的是時間,只是育兒和輕松生活沒排進日程。

  我年輕的時候有流行口水歌這樣唱道:“我想去桂林啊,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時間的時候我卻沒有錢。我想去桂林啊,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錢的時候我卻沒時間。”我看還可以接上一句:“等我有錢又有時間,我卻走不動……”一般而言,如果有人說“我有錢(時間)就帶孩子去旅行”,估計實現的幾率就很低。有了帶孩子去旅行的沖動,馬上出發吧。

  一家人的旅行是生活,更是幸福。旅行的幸福就是旅行本身:你和你的家人在路上。

  游學從國內開始——小小讀行俠

  我向來認為閱讀是伴隨人一生的生活習慣,閱讀從屬于生活。但是在幼兒早期,親子共讀是家庭學習的重要手段。家長從親子共讀開始,逐步引入親子共玩(或者親子共玩早于親子共讀)、親子游學等方法,以形成和建立適合各自家庭的教育環境。古人都說過,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游學本是古來有之、歷史悠久的教育形式。當然,人們在讀書之余,必然伴隨求知的其他方式—體驗、思考、互動。其中遍游各地,親見親歷,或者帶著問題上路,體驗和思考找尋答案的學習方式,我稱之為“游學”。

  目前的游學市場多以開眼界為主,比如出國游學,以及對頂尖大學的“朝圣之旅”。而基于給孩子生活的體驗、觀察和思考的游學較少,為學前和學齡初期的孩子提供的游學更是少之又少。而且,游學也有變味的趨勢。寒暑假,一些旅行社爭相以“游學”的名義搞純商業化運作的出國旅游。更有某些夏令營,帶著孩子去國外走馬觀花,違背了游學的初衷。孩子們之間帶有童稚的“炫耀”,到了家長那里會變成跟風和攀比,這樣的游學實在是舍本逐末。

  游學不外乎在游中學、在學中游,何必都遠游,增長見識也并不是只有“行萬里路”這一種途徑。博物館、科技館、圖書館、植物園等,也有把遠方的世界微縮到眼前的作用,何必一窩蜂去舍近求遠呢?

  現在愛好旅游的家庭越來越多,會旅游的爸爸媽媽不少。新鮮有趣、刺激的親子旅行層出不窮,但我發現很多是隨意旅游,或者是簡單參團,沒有周密思考、沒有“學習”目標的“自由行”。更多的是寒暑假所參加的應付式旅游。

  我家孩子閱讀習慣的建立小有成效,同時我也很注重帶著孩子到處游學,我們自稱為“讀行俠”,“游中學,學中游”的閱讀、博覽和游歷體驗,讓孩子們有一種嶄新的成長過程。“讀行俠”既然被當做項目,那就要立足長遠,根據倆娃的身心發展規律,設立符合兒童成長階段的進階式游學項目。所有的游學項目都有特定的主題,同一個主題下的課程會有進階安排,以利于孩子的發展。

  游學主題中兼顧感受自然、審美培養、情商熏陶、動手實操和學科體驗,涉及人文、科學和文學三大方向。

  游學目的地包括北京及周邊(天津、河北、遼寧、山西、山東,大概1天到1天半的周末時間)、其他省份(3天的小長假),也包括中國臺灣、香港、澳門地區。

  游學中會有潛在的課題安排,未必要讓孩子知道,以免增加旅游的壓力。比如七大古都、三山五岳、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歷史文化名城、黃河萬里行等。課題根據孩子年齡和閱歷、知識面等有所區分,比如黃河萬里行就被分散在許多旅行中:第一站是黃河入海口,兒子5歲的時候,我們去東營,觀看了勝利油田到處都有的被稱為“磕頭機”的采油機,到了黃河入海口的濕地。第二次去的時候深入油田,考察了從原油到成品油的整個過程。在濟南和開封,我們也感受了黃河大橋的壯麗,以及河水顏色與河道的不同。在兒子小學期間,我們還打算去壺口瀑布、三門峽和青海去領略黃河的不同風采。

  恐龍是歲前后的孩子都喜歡的動物,然后慢慢被淡忘。孩子到了小學后,由于自主閱讀能力的提高,也有和同學們“知識交換”的原因,對恐龍的興趣又會“復興”。雖然說恐龍這種滅絕的玩意兒對孩子們的將來影響不大,但是對恐龍的興趣或許會引發孩子對天文、地質、生物起源等方面的學習興趣,哪怕將來看《侏羅紀公園》這樣的大片,也會有獨到的認識和回憶。

  當兒子對恐龍表現出好感和愛意后,按照綜合閱讀維護閱讀興趣的原則,我們給他選了以恐龍為主題的圖畫書、原版書、橋梁書、科普書、畫冊等數十本童書,從不間斷,但也不是集中供應。北京幾個相關的博物館,我們都去參觀過—古動物館、自然博物館、天文館、地質博物館等都有和恐龍相關的展示內容,景山公園隔三差五也會舉辦恐龍展。放眼國內,常州的中華恐龍園、自貢的恐龍博物館和云南祿豐侏羅紀恐龍遺址公園是我們接下來的目標。

  游學實例:古都之古,文字之始——安陽殷墟

  2012年寒假,我們爬嵩山的歸途中特意去了安陽,探訪最早的古都遺址——殷墟。

  殷墟在河南最北部的安陽市,在那里出土的甲骨文震驚世界,也是中國歷史文字記錄之始。正因為此,國家級的中國文字博物館也設立在安陽,另外還有那尊司母戊大方鼎,這些都是孩子在文史知識學習中需要了解和積累的內容。如果能人在現場,相信會引起孩子的極大興趣,這就是這次游學的初衷。孩子們聽說能去探究最大青銅器的發現現場,能到地下的博物館去“考古”,很是向往。

  1000公里以內的旅行,我們一家四口開車去的時候比較多。北京到安陽00公里,一路高速殺過去,按我們返程的時間看也就4個半小時。

  殷墟博物館在安陽北郊,跟著路標很容易來到這座世界文化遺產所在地。看起來貌不驚人,不過還是比我們后來去的王陵要氣派。這次游學有四個孩子同行,孩子多了就是不一樣,一丁點兒的小主意碰撞碰撞都能擦出火花—有人要“研究”甲骨文,馬上四個人全上;有人要“挖洞考古”,四個人就全蹲下去;有人要騎馬,四個人就奔著石馬而去;有人說跳騎馬舞,孩子們就舞之蹈之……你學習的設想還能實施嗎?

  好在殷墟博物館是在地下,往地下鉆讓孩子們覺得好奇,聽說要去地下探寶,大伙兒就魚貫而下。讓他們驚嘆的,不是青銅器,不是甲骨文,而是墓葬現場!他們仔細研究了墓葬里的各種尸骨,觀察他們的分布,分析他們的死因。誰說孩子怕這些?他們對于文字、語言中的骷髏、幽靈心存畏懼,看到真的卻毫不心虛膽怯。對每一處墓葬都興趣盎然,仔細觀看骨骸尺寸判斷大小,詢問和討論零散骨頭到底是什么,是犧牲還是人殉?

  有些問題的答案我們大人知道,就直接回答了;有些連大人都不知道,就抓緊拉著孩子聽解說,或者看說明牌。

  博物館里的指示牌有些用甲骨文書寫,也吸引孩子們研究一番。

  中國文字博物館很值得細細游覽,從木石印刻到信息技術,從倉頡到王選,五大展廳告訴孩子們中國文字的歷史。

  博物館里有許多孩子們喜愛的設計和展示。甲骨文拼圖我們就玩了半天,猜字謎也挺有趣,就是覺得量少,幾個孩子搶不過來。

  不過,我們在文字博物館的時間安排過于緊張,中間的展覽沒有看完,很是遺憾,留待以后再去。

  這次的游學計劃是我和兒子一同商議的,因為我有個“七大古都游學”(安陽、西安、洛陽、南京、開封、杭州、北京)計劃,兒子最近對歷史的興趣漸濃,于是我們就從幾個目的地中選了安陽殷墟。家里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和《話說中國》都起了大作用,當然百度更是細致入微,特別是用百度地圖查詢駕車路線最為方便。出發前,我讓孩子在家庭會議上做計劃介紹,查詢駕車路線后畫出路線圖。這樣從一開始就能增加孩子們的興趣。本來我還擔心像殷墟這樣的人文景觀孩子的關注度不高,就殷墟游學過程來看,孩子們是有自己的興趣點的。

  這次游學回來后,我們又有了擴展動作,因為殷墟博物館的司母戊大方鼎是復制品,真品藏在國家博物館,我們就去了國家博物館。雖然以前也看過國博四樓的司母戊大方鼎,這次有了在發掘現場的體驗,再去看就不一樣。從兒子的問題中我能感覺到,他在琢磨這么大的器物是怎么從那個坑里弄出來的,把實物同殷墟那里介紹的陶范(印模)聯想起來,還有大方鼎是如何被發現的故事等。

  家里的相關書籍,比如《國寶的故事》、《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創世在東方》這樣的書很受歡迎。特別是《國寶的故事(先秦卷)》成了兒子的每日必讀書。我和兒子還去了商周燕都遺址、首都博物館、國家博物館,進一步了解青銅器時期的相關知識。短短一個月內,我們流連在殷墟博物苑、中國文字博物館、商周燕都遺址、首都博物館、國家博物館,這就叫趁熱打鐵。

  兒子的新愿望是成為考古學家,女兒也表示要考北大考古系—因為她發現各處考古地都有北大考古系學生實習的蹤跡。

  行走中成長,旅行養人格

  我們帶孩子爬高山、走沙漠、趟草地,漫步油菜花間,看起來毫不相關,其實是讓孩子們親身感受大自然的真切。他們不走游道走砂石亂土石頭縫,既能釋放孩子的天性,又能讓他們體味自己所選“道路”的艱辛,以及“戰勝”艱辛后的快樂。除了開闊眼界,我希望這樣的經歷會讓他們更能吃苦耐勞,更健康。最近這次爬嵩山,我下山時小腿肚子打轉,恨不得倒著走、爬著走,孩子們依舊活蹦亂跳,在臺階邊滑行,在樹林中穿行。

  在旅行的各種經歷、觀察,以及力所能及的畫線路圖、購票、結賬、寫購物清單的分工中,孩子們可以學習成人的待人處事之道,學習與陌生人溝通之道,看到不同的人,學著包容與尊重;偶遇毛毛蟲、蠑螈、松鼠、老鷹等各種生物,學會尊重生命。在一個行走的課堂中,不用我們說教,真實的體驗會給他帶來深深的影響。

  類似的實踐和計劃還有不少,且待我們一一實現。有些特別有趣好玩的內容,我會拉著孩子一起做計劃。這樣,在計劃和實現的過程中,旅行不僅僅是享受,這既是閱讀的考驗,更是人生的體驗,有時還帶有生活的磨煉,也是獨立自主能力的鍛煉;更難得的是,游學可以讓孩子充分感受人與自然和睦共處的無盡樂趣,更為家庭增加一段難忘的共同記憶。

  這種旅行更是給孩子的一份成長印記。兒子有一幅大大的中國地圖,就掛在廚房的墻壁上,上面用透明即時貼寫著哪些是他們去過的地方,每個地方都是滿滿的回憶,都有孩子自己的故事。這些故事會在他們今后的學習中重逢,也為以后的生活打下底色。現在兒子已經行走過36個城市,女兒也去了18個城市。兒子有時會問起我們什么時候去國外的城市,我們是想等孩子積累了更多獨自遠行的經驗后再去,因為境外是需要他們自己游歷的。只是他們都還小,我還沒有這樣告訴他們,真期待這一天的早日來臨。

  要提醒的是,我們反對到了一個景點蜻蜓點水證明我來過了,也反對到一個景點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些什么、“收獲”什么。如果孩子們看到了、聽到了、想到了居所之外的廣闊世界,人群之外的自然萬物,那就夠了。

  孩子正是從這些體驗中熟悉自己的周遭,認識更廣闊的大自然,然后再去觀察人和社會,思考自己的人生。

下一篇:給孩子靠譜的平等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庭中應注意孩子這些行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年人视频在线播放 | 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久久久久网站 | 亚洲精品第一页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 | 超碰在线成人 | 日韩精品在线看 | 久久久天堂国产精品女人 | 一级片在线 |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色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在线精品 |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免费观看全黄做爰的视频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91 | 欧美黄色一级大片 | av天天操| 九九精品在线视频 | 欧美日韩综合网 | 成人在线播放视频 |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 | 懂色av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黄色小视频 | 亚洲精品1区 | 婷婷第四色 | 国产主播99 | 简单av网| 日韩欧美在线视频 | 欧美黄色片网站 | 黄色免费av | www.国产.com| 国产精品成人国产乱一区 | 国产精品视频专区 | 91在线观 | 四虎黄色网址 | 亚洲一级在线 | 香蕉视频在线免费看 | 97精品超碰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精品 | 日韩免费一级片 | 黄色国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