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核心提示:很多新媽媽在哺乳期會得乳腺炎,但乳腺炎并不是哺乳期媽媽的專利。專家表示,非哺乳期也會得乳腺炎,除了對癥治療、定期復查外,還應注意飲食。
指導專家:廣東省婦幼保健院乳腺科 王頎教授
居住在廣東東莞的湖南籍張女士在兩個月前左乳被發(fā)現(xiàn)有10×8cm的巨大腫塊,不久后又出現(xiàn)乳房皮膚大面積破潰,遷延不愈,輾轉于多個醫(yī)院都被診斷為晚期乳腺癌,醫(yī)生甚至建議她切除全乳。張女士在絕望中接受了左乳腫塊的穿刺活檢,結果為慢性炎癥,驚喜之中,張女士開始了長達幾周的抗生素治療,但令人失望的是,左乳腫塊繼續(xù)長大至15cm,皮膚破潰也越來越大了,占據(jù)了大部分乳房并伴有白色分泌物。當?shù)蒯t(yī)院見張女士的疾病在治療中仍有進展,便將她轉診到廣東婦幼保健院。省婦幼乳腺科王頎教授隨即為張女士完善了相關檢查,在重新進行左乳腫塊粗針穿刺活檢、血清泌乳素檢查及分泌物細菌培養(yǎng)等必要檢查后,明確診斷為左乳肉芽腫性乳腺炎。在給予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及降低泌乳素等相關治療后,張女士左乳巨大破潰面已明顯收斂縮小了,腫塊也明顯縮小變軟。8周過后,原本占據(jù)張女士大部分乳房的破潰皮膚完全閉合了,腫塊也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慢性炎性疾病,反復發(fā)作,遷延不愈,身心受創(chuàng)
我們知道,哺乳期的女性可因乳汁淤積不暢而容易出現(xiàn)乳腺炎,而肉芽腫性乳腺炎,卻是一種常見于非哺乳期的乳腺炎癥,它是發(fā)生在女性非哺乳期的病原學證據(jù)不明的非特異性炎癥。在臨床中我們發(fā)現(xiàn),肉芽腫性乳腺炎的發(fā)病率呈逐步增高趨勢,而且在治療上也很是曲折。由于該疾病容易反復發(fā)作,不少患者因此而切除了乳房,嚴重地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對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傷害。隨著精確醫(yī)學的開展,肉芽腫性乳腺炎的診治模式也變得更加完善了,原本只能切除全乳的病變,如今經(jīng)過藥物治療,也可達到既治愈疾病又保障乳房外形的效果。
作為國內(nèi)首位開展系統(tǒng)性分類診治肉芽腫性乳腺炎的醫(yī)生,自1998年起,王頎教授就帶領團隊,為近千例來自廣東、湖南、湖北、云南、江西、福建、四川、新疆、河南、內(nèi)蒙古等全國各地的肉芽腫性乳腺炎患者解除了煩擾。據(jù)王頎教授介紹,肉芽腫性乳腺炎非常容易與乳腺癌、乳腺結核、乳腺導管周圍炎等疾病混淆,所以治療前一定要明確組織病理學診斷。在診斷肉芽腫性乳腺炎時需結合臨床表現(xiàn)、影像學、微生物學和病理組織學等多學科進行綜合分析。確定治療前首先應做空芯針穿刺組織學病理檢查,這是肉芽腫性乳腺炎診斷的主要方式和依據(jù),也是鑒別炎性乳腺癌的重要方法。
當出現(xiàn)以下幾個乳腺方面的問題時,應高度警惕肉芽腫性乳腺炎:①乳房出現(xiàn)腫塊,尤其是伴紅腫、膿腫伴潰瘍表現(xiàn)的非哺乳期女性;②同時具備白細胞升高、血沉快或CRP升高以及影像學特征者;③活檢提示肉芽腫性乳腺炎的特征性改變且能排除乳腺結核和炎性乳腺癌以及乳腺導管周圍炎。
激素治療是治標,為手術治療治本奠定基礎
“肉芽腫性乳腺炎的治療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明確原則后,醫(yī)生會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來制定個體化、精細化的治療方案,我們稱之為分類治療”,王頎教授說,治療方案的選擇應建立在對病情進行全面評估的基礎上。
其中,類固醇激素治療是腫塊型肉芽腫性乳腺炎治療中的基礎及最重要的部分。患者先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給予甲基潑尼松治療兩周后觀察療效,如果效果明顯,則減量再服用兩周,繼續(xù)有效則再減量繼續(xù)服用兩周,期間若病變縮小并穩(wěn)定到2cm左右時,便可行病灶擴大切除術,手術后再緩慢減量至停藥。治療同時需注意控制飲食,注意藥物相關不良反應并作相應處理。而膿腫型肉芽腫性乳腺炎的急性炎癥部分患者有細菌感染,應做個細菌培養(yǎng),根據(jù)藥敏再應用抗生素和其他抗感染治療。無法開展藥敏實驗者,可選擇阿莫西林臨床試驗性治療。待炎癥消退后,有基礎病變者需先參照腫塊型肉芽腫性乳腺炎的用藥原則進行類固醇激素治療。
部分肉芽腫性乳腺炎患者激素治療并不理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當然,也并不是每一位肉芽腫性乳腺炎患者的激素治療效果都是理想的,對于激素無效或激素依賴的肉芽腫性乳腺炎患者,可借炎性疾病的免疫抑制劑治療方法,加用甲氨蝶呤、火把花根等長期治療也有效,有高泌素血癥則加用溴隱停。對于鑒別困難、病變廣泛,不宜手術者,或伴棒狀桿菌感染,造成難治性肉芽腫性乳腺炎患者,則改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或三聯(lián)抗分支桿菌藥物治療6個月至1年治愈而避免全乳切除,但要慎重選擇。
手術治療的目的是切除“核心病灶”,降低復發(fā)率
“藥物治療取得理想效果的患者,仍推薦選擇手術治療,而難治性病例也不是無從下刀”,對于“無法下刀”的難治性病例,王頎教授也提出了有效的手術治療方法:“對于藥物治療效果差,或不能耐受藥物副作用的難治性病例,也可采取手術治療,手術的要點是將孤立病灶逐個切除并刮除到與之相連的表面皮損,可取得良好效果”。
錯誤飲食是導致疾病復發(fā)的最大殺手
“幾例患者在食用竹筍、荔枝、牛肉等食品后出現(xiàn)迅速復發(fā)”,王頎教授最后提到,肉芽腫性乳腺炎術后復發(fā)的預防中,除定期復查外,飲食指導也十分關鍵。
1.飲食指導:避免食用有催乳作用及辛辣油膩等易“上火”的食品。
2.術后定期(尤其是術后第1年內(nèi))復查:查體及影像學檢查有助監(jiān)測復發(fā)。
3.術后復發(fā)的治療:按照初始治療的用藥原則進行新一周期治療、中醫(yī)治療或再手術治療。
治療肉芽腫性乳腺炎是一個長期過程,患者一定要有信心、醫(yī)生一定要有耐心。
下一篇:沒有定期體檢的習慣,新媽媽產(chǎn)后3天查出腎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乳腺癌:一種可以內(nèi)分泌治療的腫瘤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